您现在的位置是:热点 >>正文
实操车间进校园 取快递顺便找工作……小妙招打开就业大空间
热点53692人已围观
简介今年以来,国家延续实施一揽子援企稳岗政策,持续优化多项经办服务,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前三季度,各地通过“免申即享”的方式,对确定符合条件的266万户 ...
今年以来,实操顺便国家延续实施一揽子援企稳岗政策,车间持续优化多项经办服务,进校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园取业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快递空间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找工作前三季度,妙招各地通过“免申即享”的打开方式,对确定符合条件的实操顺便266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资金204亿元,惠及职工5605万人。车间
精准支持青年就业,进校国家对2024届未就业毕业生:
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
1次职业指导
3次岗位推荐
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园取业16到24岁登记失业青年,快递空间签订劳动合同,找工作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妙招企业,按每招用1人最高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今年以来已向17万户企业发放9亿元,惠及62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
实操车间进技校 学生毕业即就业
随着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推进,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专业技校把实操车间搬进了校园,帮助学生毕业后就能找到对口的工作。
在杭州萧山技师学院的多轴加工教学工作站里,学生们正在进行实操训练。体积最大的这台叫五轴加工中心,专门用于加工航天装备、精密器械的复杂曲面。一些学生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大家伙,这两年学校没少添置。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智能设计与制造学院学生 方明煜:比如五轴加工中心以及智能产线、数字孪生等技术,可以让我更快融入企业,更快上手。
校企对接中学校发现,不少企业开始上新智能技术。于是,学校把专业更名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学制从六年制升级为七年制,实施3+2+2分段教学模式,并融入了部分工学一体课程。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智能设计与制造学院学生 吴烨超:一般学习的就是数控铣床、数控车床这两个专项;中级工阶段一般就是学习理论知识;然后通过高年级的教学工作站,理论加实操的模式,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
这两年,萧山技校30%的学生在毕业前就被企业提前锁定。50%的毕业生进入对应企业的研发、设计等核心技术岗位。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智能设计与制造学院教学副院长 王海青:企业要提前谈好100个岗位,每年要安排1000名学生,每个月要达到月薪1万元以上。通过我们七年制的培养,能够最后高质量地就业,为我们制造业贡献更多的人才。
一根小翠竹 撬动就业大空间
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拓展就业空间,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竹资源,打造优势特色劳务品牌,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在四川省青神县举办的竹产业交易博览会上,前来定制各类竹制品的采购商络绎不绝。随之而来的,是当地竹制品加工企业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四川省青神银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嘉顺:最近我们的订单增长了30%左右,在月底前,要把货交到客户手中,这几天厂里有20多名员工都在加班加点。
李嘉顺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2018年选择回到家乡从事竹产业。在当地,像他这样返乡创业,从事竹产业的年轻人就有100多人。在他们的带动下,不少老乡有了就业的去向。
四川省青神银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员工 帅燕萍:我家离这里很近,就1公里不到,走过来很方便,按实际做的量结算,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挣两三百元。
帅燕萍告诉记者,像她这样灵活就业的编织工人,车间里还有10多位。
四川省青神银海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员工 罗丽芬:收入每个月能挣4000多元,而且我们还有免费的培训,让我们学习到最新的编织方法,比如人字形编织法、菊花形编织,都有不一样的技巧。
面向市场需求,当地建立了65个竹编大师工作室、非遗竹编文化培训基地,投入400多万元补助资金,免费培训2.5万多人次。
四川省青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劳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刘枭翀:接下来,我们将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和群众意愿,及时调整补充相关岗位,让更多老百姓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就业服务网点下沉 家门口就业更灵活
今年,国家着力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促进供需精准匹配。江西建立了1.19万个就业之家,把服务下沉到社区和村庄。效果如何?
一大早,江西共青城甘露镇的这个乡村快递站里就迎来不少村民。除了拿快递、寄快递以外,一些人是奔着招聘信息而来的。
吕燕燕告诉记者,燕坊村有不少村民都有外出务工意向,附近有一些园区也经常会有招工需求。如何才能让供需双方更好对接呢?当地人社部门经过调研后发现,这个快递站地处105国道边,人流量较大,信息传播比较便捷,于是决定在这里设置一个“快递服务站就业之家”。
时不时地来快递站看看,选择自己需要的工作。50多岁的赵守菊就是通过这样灵活的方式,找到了扎花、筛拣等零活。
共青城燕坊村村民 赵守菊:赚得到一点小钱,没事就做长时间一点,家里要有事就做短一点时间。
除了灵活自由的零工,就业服务站也会提供中长期岗位。今年以来,这个开在快递站的就业服务点已经帮助50多名村民就近找到了工作。
共青城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 郑从简:我们会根据农村人口情况,针对性提供合适他们的岗位,促进人岗精准匹配,将更多的就业机会送到基层。
今年以来,江西着力打造覆盖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点,打通用工需求量大的开发区和人才数量多的大中专院校这两类供需端,帮扶4.24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总台央视记者 乔亚美 杨妮 江西台 杭州台 眉山台)
Tags:
下一篇:池州市:为未成年人撑起“平安伞”
相关文章
“安徽好人”孔强:“90后”无偿献血荣获双“国奖”
热点7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对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进行表彰证书的发放。“90后”小伙孔强同时荣获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 ...
【热点】
阅读更多“平安合肥”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热点本报讯 12月13日,由合肥市委平安办、新站高新区管委会主办的“为平安合肥点赞 为新站平安助力”主题宣传活动在安徽艺术学院举行,副市长葛斌出席。近年来,我市扎实开展平安创建工作,群众安全感、政法满意度 ...
【热点】
阅读更多“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
热点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江月)11月30日至12月4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省扶贫办联合开展的“携手共圆小康梦”文艺惠民系列活动走进安庆,将一场丰富的“文化大餐”送到了百姓的家门口。在安庆 ...
【热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