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热点 >>正文
亳州非遗“守艺人”为乡村振兴做“加法”
热点92人已围观
简介“面塑的精髓在于做‘加法’,需要我们在做好的模子上,将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面一点一点地粘上去。”12月22日下午,“杨氏面塑”省级非遗传承人杨攀峰在利辛县永兴镇沟北村,正在向慕名前来学习的村民讲解面 ...
“面塑的守艺人精髓在于做‘加法’,需要我们在做好的亳州模子上,将不同大小、非遗形状、为乡颜色的村振面一点一点地粘上去。”12月22日下午,加法“杨氏面塑”省级非遗传承人杨攀峰在利辛县永兴镇沟北村,守艺人正在向慕名前来学习的亳州村民讲解面塑的加工技艺。
“杨氏面塑”在皖北已延续了二百多年,非遗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为乡其第四代传承人杨文挺在世时曾是村振远近闻名的捏面王,第六代传承人杨攀峰在保留了杨氏面塑传统特色的加法基础上,结合老北京面人技艺对杨氏面塑进行了改良,守艺人使得杨氏面塑不仅口感甜糯,亳州色泽和形状更能保存百年不变形。非遗
今年以来,作为面塑“守艺人”,杨攀峰在利辛县永兴镇沟北村、城关镇和谐社区、王人镇文化站建立起3个杨氏面塑非遗研培基地,举办非遗面塑技艺培训班,带动当地村民从事面塑加工,目前,已在永兴镇培训学员110多人,人均增收3000余元。
如今在永兴镇,杨氏面塑、淮北大鼓、扁担戏等13项极具乡村特色的非遗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增收点,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从业人员已有200多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在家乡就业创业,加入非遗“守艺人”的队伍,并将各种非遗产业发扬光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为乡村振兴做好“加法”。 (王淼)
Tags:
上一篇:少年拾金不昧感动失主
相关文章
郝素云:助人为乐书写最美“夕阳红”
热点8月20日,2024年第二季度“安徽好人”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举办,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居民郝素云当选“安徽好人”。虽然年过八旬,郝素云依然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还担任瑶海区“暖 ...
【热点】
阅读更多方秀娟个人京剧演唱会举行
热点□记者汪嫒文/摄晨刊讯这是一个票友们的展示舞台,更是一场戏迷们的盛大聚会。6月16日,方秀娟个人京剧演唱会在屯溪国脉大酒店举行。一声长叹慷慨激昂,一声浅唱宛转悠扬。刚劲饱满、明快风趣的弹拨乐里,唱腔多 ...
【热点】
阅读更多娃娃诵经典 居民赛包粽
热点孩子们朗诵经典6月15日上午,商报社区行来到省城双岗街道高河埂社区,开展了“穿越古今浓浓端午情”的主题活动。现场邀请居民们参加包粽子大赛,并为辖区的困难居民送去慰问大礼包。此外,来自辖区幼儿园的小朋友 ...
【热点】
阅读更多